热门关键词: 粮食安全 河北军粮 储备粮 粮食价格 质量检验 办事指南

首页 > 粮油市场 > 市场资讯

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 耕好“无形良田”

发布时间:2024-05-09 14:00:00来源: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粮食采收、储运、加工、销售、消费每个环节都有“跑冒滴漏”,情况还相当严重。当前,我国粮食产量已实现“二十连丰”,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粮食损失浪费现象一直存在。据有关机构估算,每年损失浪费的食物超过22.7%。粮食损失浪费涉及环节多,每个环节的损失浪费程度及其原因不尽相同,加之受生产技术水平、储存条件、消费意识等影响,推进节约减损工作任重而道远。粮食安全保障法专章对粮食节约作出规定,强化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粮食安全宣传教育责任,从粮食生产到粮食消费全链条推进粮食节约,为耕好节约减损这块“无形良田”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加强粮食作物生产管理

  把住粮食减损第一道关口

  加强生产源头管控,是开展节约减损的第一步。生产环节的减损就是增产,节约就是增收。近年来,国家采取有力措施,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强化农业生产环节节约减损,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粮食安全保障法总结实践经验,对生产环节的粮食节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一是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支持面向粮食生产者的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鼓励和引导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支持粮食生产集约化。加强农业机械化作业基础条件建设,推广普及粮食生产机械化技术,促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二是要求粮食生产者应当加强生产作业管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中国古人很早就知道要按时序节令开展农业生产活动。要根据农业稳产丰产需要,因地制宜确定作业模式和周期,加强粮食生产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开展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多措并举减少播种、田间管理等环节粮食损失和浪费。

  三是加强粮食作物生长期保护。禁止故意毁坏在耕地上种植的粮食作物青苗。故意毁坏在耕地上种植的粮食作物青苗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处毁坏粮食作物青苗价值五倍以下罚款。

  四是引导和扶持粮食生产者科学收获粮食,改善粮食收获条件,保障粮食品质良好,减少产后损失。数据显示,我国粮食生产仅“三夏”小麦机收环节减损1个百分点,就可挽回25亿斤粮食,相当于新增300万亩面积的产量。鼓励使用绿色、智能、高效的农业机械,着力推进粮食精细收获。同时,推广产地烘干等实用技术,及时晾晒烘干,避免粮食变质,确保颗粒归仓。

  改善粮食储存流通条件

  开创产后节约减损新局面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馀。”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在粮食储存、运输等环节损失的粮食大幅下降,但减损降耗仍有较大潜力。粮食安全保障法规定要不断加强粮食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粮食储备、流通环节的科技支撑能力和应用水平。持续推进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减少粮食损失损耗。

  一是鼓励粮食经营者运用先进、高效的粮食储存、运输设施设备,减少粮食损失损耗。推进仓储设施节约减损,通过聚焦绿色仓储、推进粮食仓储信息化,推动粮仓设施分类分级和规范管理,提高用仓质量和效能。到2022年底,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近7亿吨,其中低温准低温、气调储粮仓容占比超过30%,为开展高效粮食储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支持引导农户科学储粮。与政府、企业等粮食储备主体相比,农户储粮设施简陋、储粮技术落后,抵御鼠害虫害和粮食霉变的能力较差,粮食损失较多。通过加强农户科学储粮技术培训和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经营主体为农户提供粮食代储服务,有效降低农户储粮损失率,助农减损增收。

  三是完善运输基础设施和设备,加强粮食运输环节减损保障。要求组织建设与本行政区域粮食收储规模和保障供应要求相匹配,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同时,明令禁止侵占、损毁、擅自拆除或者迁移政府投资建设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或者擅自改变其用途。确保运输更加顺畅便捷,减少运输环节粮食损耗。

  推广粮食适度加工转化

  满足群众食物营养新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市面上越来越片面追求大米、面粉等的外观和口感,片面追求“精、细、白”导致企业采取“精磨、细碾”等工艺过度加工,造成营养成分流失、出品率大幅降低。据统计,大米每增加一道抛光,出品率就降低1%。粮食安全保障法规定要调控粮食不合理加工转化,减少粮食损失,最大限度地保存产品营养价值,满足人民群众对食物品质营养健康的消费需求。

  一是推广使用粮食适度加工技术,防止过度加工,提高成品粮出品率。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强化粮食标准引领,制定修订小麦粉、大米等口粮、食用油加工标准,完善适度加工标准,合理确定加工精度等指标,引导消费者逐步走出过度追求“精米白面”的饮食误区,提高粮油出品率。

  二是优化工业用粮生产结构,调控粮食不合理加工转化。鼓励和引导粮食加工结构优化,增加优质、营养粮食加工产品供给。同时,不断加强粮食资源综合利用。对于米糠、麸皮、胚芽、油料粕、薯渣薯液等粮油加工副产物,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实现“吃干榨尽”、高效利用。

  强化粮食消费节约意识

  形成爱粮节粮新风尚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近年来,各部门各地区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费之风,“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但一些地方、一些场景下餐饮浪费现象依然严重。“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粮食安全保障法明确政府部门、粮食生产经营者、企事业单位、学会协会及公民个人、家庭等有关主体的节约义务。

  一是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要求建立健全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等管理制度,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防止和减少粮食浪费。实践中,餐饮服务经营者通过主动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主动提供“小份菜”“小份饭”等服务,能够极大减少粮食浪费。

  二是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等应当加强本单位食堂的管理。通过加强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动态管理,鼓励采取预约用餐、按量配餐、小份供餐、按需补餐等方式,科学采购和使用食材。同时,定期开展节约粮食检查,纠正浪费行为。

  三是公民个人和家庭应当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要加强公众粮食安全和营养膳食知识科普宣传,倡导营养均衡、科学文明的饮食习惯,按需采买食品,充分利用食材。培养个人和家庭形成科学健康、物尽其用、杜绝浪费的良好习惯,使节约粮食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耕好节约减损“无形良田”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从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消费等全链条综合发力。要深入贯彻执行粮食安全保障法相关规定,牢固树立节约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大力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2024年第4期《中国粮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