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粮食安全 河北军粮 储备粮 粮食价格 质量检验 办事指南

首页 > 粮油市场 > 市场资讯

2023年7月十大粮农新闻回顾及点评

发布时间:2023-08-11 10:43:00来源: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一、三部门:将三大粮食作物的两类保险实施范围扩大至全国所有产粮大县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今天(13日)发布通知,将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实施范围扩大至全国所有产粮大县。

  按照《通知》,自今年起,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至全国所有产粮大县,为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覆盖农业生产完全成本或种植收入的保险保障。

  其中,完全成本保险为保险金额覆盖物化成本、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农业生产总成本的农业保险;种植收入保险为保险金额体现农产品价格和产量,保障水平覆盖农业种植收入的农业保险。

  从具体补贴方案来看,两类保险保障水平原则上均不得高于相应品种产值的80%。补贴比例按照有关规定,在省级财政保费补贴不低于25%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补贴45%,对东部地区补贴35%。

  从具体的保险方案来看,完全成本保险的保险责任应涵盖当地主要的自然灾害、重大病虫鼠害、意外事故、野生动物毁损等风险,种植收入保险的保险责任应涵盖农产品价格、产量波动导致的收入损失。保险费率按照保本微利原则厘定。承保机构应确保农业保险综合费用率不高于20%。

  点评: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以及优化“保险+期货”。而今年5月底,我国粮食主产区河南省在麦收时节遭遇“烂场雨”,导致部分成熟的小麦发芽甚至霉变。除抢收夏粮归仓以外,当地对受损的小麦开展保险理赔,以降低农户损失,这一举措让人们再次关注农业保险和农业产业。7月三部门发通知要求扩大两类保险实施范围至全国产粮大县,更好地将农民利益和粮食安全结合起来。

  二、印度考虑禁止大部分大米出口

  7月13日消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正考虑禁止大多数大米品种的出口,随着厄尔尼诺天气再次出现,此举可能会推高本已居高不下的全球大米价格。据知情人士透露,印度政府正在讨论一项禁止出口所有非巴斯马蒂大米的计划,这一禁令将影响印度约80%的大米出口。尽管此举可能会降低印度国内价格,但也有可能推高全球成本。大米基准价格已经飙升至两年来的高点。印度约占全球大米贸易的40%,并已寻求收紧某些品种的贸易。去年,在俄乌冲突导致小麦和玉米等主食价格飙升后,印度禁止碎米出口,并对白米和糙米征收20%的关税。该国还限制了小麦和糖的出口。

  点评: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出口量占比超过40%,进一步收紧大米出口的政策,在国际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总体而言,国内表现淡定,主要因为我国口粮完全自给,大米适度进口主要用于品种调节和基于价格优势的考虑,并非真的供应不足。同时也要注意,印度此举很可能导致自身在全球大米出口市场的竞争之中“失守”,十余年前泰国正是因为提高了国内稻米政府收购价,试图转嫁成本给国际市场,最终导致“失去的十年”,从稳居大米出口国首位到屈居第二,甚至有时被越南反超。印度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迅速“上位”,但很难说不会因为本次“禁令”而有所反转。

  三、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7月18日终止

  据塔斯社17日报道,俄罗斯驻联合国副代表称,关于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决定是最终的,不再计划进行更多谈判。

  俄罗斯外交部当日针对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发表声明称,该协议将于7月18日起中止。俄外交部指出,俄方反对继续延长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17日已将该决定正式通知土耳其、乌克兰和联合国秘书处。俄罗斯将停止对黑海粮食走廊的航行安全保障,关闭黑海西北海域的海上人道走廊,位于伊斯坦布尔的黑海粮食外运联合协调中心将解散。同日稍早时,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说,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事实上已经中止。但如果协议中与俄罗斯相关的部分能够被履行,俄方将立即恢复执行该协议。

  俄罗斯和乌克兰2022年7月22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就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问题分别与土耳其和联合国签署相关协议,协议有效期为120天。协议于去年11月、今年3月和5月多次延长,并于7月17日到期。

  点评:黑海粮食运输协议中止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当天CBOT小麦大涨,不过涨势并未能持续,7月底大幅回落,吞噬前期涨势。一方面是市场对此消息已经消化了一轮又一轮,很大程度上已有预期,且俄罗斯表示后续如果条件有利的话还会考虑延续协议。另一方面,国际小麦、玉米贸易格局已有变化,乌克兰出口的减少部分被俄罗斯、巴西等的增加有效弥补。

  四、联合国粮农组织:7月大米价格指数创2011年9月以来新高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2023年7月平均为123.9点,环比上升1.5点(1.3%),但同比仍下跌16.6点(11.8%)。7月食品价格指数反弹的主要原因是植物油价格指数稳步上升,但部分涨幅被食糖价格指数大幅下跌所抵消,同时谷物、乳制品和肉类价格指数亦小幅下挫。

  其中,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7月平均为125.9点,环比下跌0.7点(0.5%),同比跌幅达21.3点(14.5%)。本月指数微幅下行主要系国际粗粮价格与6月相比下跌了4.8%。其中,国际玉米价格延续跌势,原因是阿根廷和巴西正在进行的收获推高了季节性供应,同时,由于美国种植条件改善、种植面积向上调整,该国的产量预计将高于初期预测。在其他粗粮中,世界高粱价格与玉米价格同步下降,而世界大麦价格受小麦市场溢出效应的影响基本保持稳定。相比之下,国际小麦价格上涨1.6%,9个月来首次环比回升,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决定终止实施“黑海谷物倡议”,再加上乌克兰在黑海和多瑙河沿岸的港口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共同导致了乌克兰出口的不确定性。另外,加拿大和美国的持续干旱也对价格造成上行压力。7月,粮农组织大米价格指数上涨2.8%,创2011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主要受印度市场价格上涨的驱动。印度7月20日宣布禁止除蒸谷米以外的大米出口,强化了人们对其他产地销售增加的预期,在季节性供应紧张和亚洲采购这双重因素之外进一步对价格造成上行压力。

  点评:自去年8月以来,国际大米价格指数从108点一路上升至今年7月的129.7点,涨幅达到20.1%,与小麦、玉米相悖,走出一波独立行情。但从全球大米的供需来看,并不支持未来长期的大幅上涨。据FAO上调2023/24年度世界大米产量最新预报数至5.237亿吨(以碾米计),高于2022/23年度修正后的5.176亿吨全球收成数据。全球大米库存消费比为37.9%,是过去五年以来的最高点,主要出口国的库存消费比也达到了30.5%,虽然略低于去年的30.6%,但仍处于近五年的高位。

  五、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国民经济恢复向好

  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416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0682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331937亿元,增长6.4%。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8%。

  其中,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畜牧业平稳增长。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全国夏粮总产量14613万吨,比上年减少127.4万吨,下降0.9%,产量居历史第二高位。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682万吨,同比增长3.6%,其中猪肉、牛肉、羊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3.2%、4.5%、5.1%、4.3%;牛奶产量增长7.5%,禽蛋产量增长2.9%。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3517万头,同比增长1.1%。上半年,生猪出栏37548万头,增长2.6%。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1%,衣着价格上涨0.8%,居住价格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5%,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0%,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9%。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果价格上涨7.9%,猪肉价格上涨3.2%,粮食价格上涨1.6%,鲜菜价格下降2.7%。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下降0.2%。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1%。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0.8%。上半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0%。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6.5%,环比下降1.1%。

  点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风高浪急之下,粮农行业的稳定起到定盘星的作用。接下来的秋粮生产仍将面临多重考验,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六、自给率再创新低,日媒担忧粮食安全

  环球时报报道,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NHK)7日报道,日本农林水产省当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按食物热量计算,2022财年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为38%,与上一财年基本持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而按生产额计算,2022财年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为58%,较上一财年下降5个百分点,系1965财年以来最低值。国际谷物价格上涨和外汇市场上的日元贬值势头等导致进口额增加。

  具体而言,2022财年,日本大米的自给率为99%、蔬菜为75%、海鲜为49%、大豆为25%、畜产品为17%、小麦为16%、油脂类为3%。

  粮食自给率是指当年本土粮食产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日本政府曾设定粮食自给率目标,即到2030财年升至45%(按热量计算),但目前来看仍有不小差距。日本农林水产省7日表示,将继续努力提高小麦、大豆等的自给率,以实现既定目标。

  粮食自给率持续处于低位的原因成日媒关注的焦点。日本时事通讯社分析称,2022财年,日本小麦和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较上一财年有所下降及鱼类捕获量减少,是导致粮食自给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读卖新闻》和NHK分析认为,在俄乌冲突背景下,全球谷物和燃料价格上涨,再加上日元贬值导致进口价格上涨,从而降低了粮食自给率。因为在计算粮食自给率时,需要减去畜牧养殖使用的进口饲料,所以进口价格飙升压低了自给率。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大部分被山体覆盖,耕地面积有限,因此日本一直非常关注粮食自给率和粮食安全。《读卖新闻》曾报道称,日本粮食自给率在发达国家中处于极低水平,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的粮食自给率均超过100%。日媒称,在欧美国家粮食自给率不断提高的同时,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却在下降。此外,日本的种子、化肥也大都依赖进口,甚至有专家称,“日本真正的粮食自给率仅为10%左右”,若国际形势不稳定导致粮食进口出现问题,日本可能面临粮食危机。

  为了提高粮食自给率,特别是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日本政府也在采取相应措施。《朝日新闻》此前报道称,为应对紧急情况下因进口中断导致的国内粮食短缺情况,日本农林水产省已开始讨论制定能命令农户和民间企业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制度,并计划将其写入《粮食、农业、农村基本法》。具体而言,紧急情况下,日本农林水产省将考虑命令花农种植水稻或土豆,并实行粮食价格控制和配给制度。

  点评:日本近年粮食自给率呈现下滑态势,不过其粮食安全系数排名仍然是全球第一梯队的,暂无近忧,但有远虑,这也为我们敲了个警钟。

  七、黑河口岸首次进口散装粮食

  中新网报道,8日,一辆装载着863.48吨大豆的驳船在黑河港开始进行卸货,标志着黑龙江黑河水运口岸首次以散装方式进口粮食。

  黑河市地处中国东北边陲,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仅有数百米之遥。在黑河水运口岸现场,大量外贸出口货物集聚码头,港口工人正在进行吊装作业。

  以散装方式进口粮食,为境内外的货运代理公司及粮食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了极大便利,降低了运输成本。黑河晟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瑞林说:“原先用集装箱或者是吨袋装货,需要有包装物和包装、拆装过程,现在直接散粮运输,没有包装物。”

  黑河海关查验科副科长杨江涛说,为保障首批进口散货粮食快速通关,黑河海关成立工作专班,提前梳理监管流程,制定监管方案,及时跟踪货物进口动态,开通业务专线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通关指导,“一对一”指导企业用足用好“两段准入”等便捷模式,推进全天候预约通关,确保货物随到随验。

  点评:尽管量不大,但意义重大,黑河口首次进口散粮,有助于切实降低境内外企业运输成本。

  八、全球变暖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参考消息》日前刊登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热浪先行,食品价格通胀接踵而至》,报道表示,今年夏天即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天之一。在美国菲尼克斯,最近几天的气温达到了118华氏度(约合48摄氏度)的历史新高。欧洲正在与发生在希腊和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野火作斗争。意大利的多数大城市都发布了极端高温红色警报。

  在重要的粮食产区,农民正遭受苦难。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的数据显示,在这个生长季节,堪萨斯州的农田里到处都是生长不良和被烤焦的作物,因为该州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干旱状态。堪萨斯州的冬小麦收成预计将创历史新低:美国农业部最近估计,该州的收成将比去年减少22%。

  据欧盟委员会估计,西班牙小麦产量预计将比5年平均水平低38%。意大利一家大型乳品组织说,受高温影响,奶牛产奶量将比正常情况少10%。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地球系统科学教授蒂姆·伦顿说:“随着极端天气开始出现,一些有数百年历史的粮食产区可能崩溃。”

  不稳定的天气还意味着,农民将更频繁地面对极端天气。发表在英国《自然合作期刊-气候与大气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1981年,美国中西部的小麦种植者可能预计每100年会出现异常极端的天气。如今,极端天气每6年就可能对美国的收成造成破坏。

  农业面临的恶劣条件意味着,消费者将在杂货店受到惊吓。一些地区的中央银行已经在考虑气候变化对物价的影响。欧洲中央银行估计,去年夏天欧洲的热浪将食品价格通胀率推高了0.67个百分点。欧洲中央银行认为,到2035年,气温升高每年将使全球食品价格通胀率上升0.92到3.23个百分点。结果最终会落在这个宽大区间中的何处,部分取决于从现在起到那时全世界能减少多少碳排放。

  点评:近年全球“极端”天气感觉越来越“常态化”,这要求人们从种子到生产、储存和运输等全产业链渠道都因应这些天气“新常态”作出调整,以确保粮食安全。

  九、上半年我国饲料产量同比增7%

  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报告,据样本企业数据测算,2023年6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2629万吨,环比下降1.3%,同比增长9.6%。主要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出厂价格环比以降为主。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为34.2%,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14.0%,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2023年上半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14930万吨,同比增长7.0%。其中,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分别为13866万吨、667万吨、33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0%、2.2%、17.3%。主要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以增为主。

  点评:上半年我国饲料产量同比增长明显,一方面因为去年同期产量较低,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另一方面是今年上半年虽然猪价持续疲弱,但规模化养殖企业去产能缓慢,生猪存栏为43517万头,同比不减反增长1.1%,预计下半年饲料产量同比会有所回落。

  十、克明食品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

  7月,陈克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克明食品”)公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告表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克明食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盈利900.00万元至13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6.66%至84.4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盈利350.00万元至5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3.17%至95.22%;基本每股收益预计盈利0.028元/股至0.042元/股。而在今年一季报中,克明食品净利润为3476.62万元,同比增长385.86%。由此可推算,克明食品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在二季度出现亏损。

  对于业绩大幅下滑,克明食品表示有两点主要原因:一是2023年克明食品收购阿克苏兴疆牧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受到生猪养殖行业周期性影响,公司养殖板块经营业绩出现亏损;二是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克明食品主营产品销量及营业收入减少。

  公开资料显示,克明食品于2012年上市,主要专注于米面制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包括面条、方便食品等产品;巅峰时期,克明食品市值近70亿元,被誉为“中国挂面第一股”。6月27日,克明食品在某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未来三年其将坚持多元化战略,以挂面为第一增长曲线,稳步提升挂面业务;加快发展方便食品业务,夯实第二增长曲线。不过,除了这两条增长曲线,克明食品去年年底官宣跨界养猪,成功收购阿克苏兴疆牧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举动不仅让市场意外,也让股民心生质疑,主要原因是猪肉价格已经长时间处于低迷,多家上市猪企陷入巨额亏损,且挂面与养猪不具备协同性,因此“挂大佬”养猪让外界实在不理解。

  7月6日克明食品公告表示兴疆牧歌2023年6月份销售生猪2.58万头,销量环比下降31.59%,同比下降39.45%;销售收入3885.97万元,销售收入环比下降34.19%,同比下降34.23%。2023年1-6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26.59万头,较去年同期增长49.90%;累计销售收入33290.1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4.31%。如今克明食品收购的子公司成为“包袱”,猪肉养殖资产面临的风险依旧存在,利润端面临不小压力,克明食品能否赌赢生猪养殖周期,还需要时间检验。

  点评:挂面难卖,克明食品想尝试开拓新业务板块,寻求利润增长,董事长。但养殖业的路更艰辛,在当前行业普遍亏损之下进入,董事长更扬言“有生之年要再做一家上市公司”,这是明摆着的踩坑还是明智的抄底?一切只有时间才能证明。

来源: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