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粮食安全 河北军粮 储备粮 粮食价格 质量检验 办事指南

首页 > 粮油市场 > 市场资讯

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加快构建与大国地位相符的粮食仓储保障能力体系

发布时间:2022-10-25 15:53:00来源: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大国,必须具备同大国地位相符的储备实力和应急能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加快构建与“大国储备”相适应的现代化储备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大国粮仓”仓储保障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做好新时代粮食仓储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大国粮仓”仓储保障能力,要聚焦“粮”“仓”“人”3个要素,围绕绿色储粮、粮仓升级、人才队伍等重点,进一步夯实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的基础保障,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一、聚焦“粮”,不断提升粮食储藏保质保鲜水平,更好保障“大国粮仓”积好粮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既是战略考量,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粮情和国内产业的现实决定的。要保障“中国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我们必须建立一定规模的粮食储备,将粮食供应保障能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守护的“大国粮仓”是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我们储备的粮食主要是“用来吃的”,是保全国百姓一日三餐的口粮,在关键时刻要发挥保底线、应急需的“压舱石”作用。因此,保管好储存的粮食,尤其是各级政府储备的政策性粮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经过几十年努力,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成就,粮食供应局面发生根本性变化。粮食产量十八连丰、储备充足、市场供应平稳,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等面前经受住了考验,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满足人民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的需求转变,要求我们进一步聚焦储备安全核心职能,在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粮食保质保鲜储藏水平。当前,我国粮食库存规模中,政府事权粮食占比超六成,如果这部分粮食在储存环节全部实现绿色储粮,粮食经过一定周期储存后,仍能保持较好的保鲜品质,那么在储备粮轮换或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时,就能向粮食供应链、产业链的下游加工企业供给更多绿色优质粮源,就能够助力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高质量发展。
对标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应聚焦“粮”,在保障数量、质量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提升。要大力发展粮食“绿色仓储”,升级改造粮食仓储设施,提升仓储功效性能,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通过“绿色仓储”提质增效,推动政府事权粮食实现“温控储藏保质保鲜、药剂使用减量增效、仓储作业环境友好”。进而促进“优粮优储”,助力节粮减损,不断增加粮食供应链上绿色优质原粮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对绿色优质粮油产品消费的需要。
二、聚焦“仓”,不断提升粮食仓储设施性能功效,更好保障“大国粮仓”广积粮
粮仓是粮食储存保管的重要硬件设施,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只有60亿斤粮食仓容,仓储设施简陋,虫霉鼠雀危害大,储藏技术更无从谈起。今天,我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近7亿吨,平房仓、浅圆仓、立筒仓等现代化仓型成为主流,以机械通风、粮情测控、环流熏蒸、谷物冷却为代表的“四合一”储粮技术在全国广大粮库普及应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和保护工作,通过实施“危仓老库”维修改造、“粮安工程”“智能粮库”建设等重大仓储设施专项,加大投资力度、加强高标准粮仓和重要物流设施建设,以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强化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和考核,我国粮食仓储物流设施规模稳步提升,功能不断提高,储粮技术应用再上新台阶,“大国粮仓”根基更加牢靠稳固。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粮食仓储设施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仓储设施规模、布局、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我国粮仓规模较2012年增长了77%,总体上能够满足粮食收储需要,但仓储设施布局不均衡,结构尚需优化。如,随着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深入,部分粮食主产区的储粮设施出现闲置、部分启动最低收购价粮食收储的地区仓容仍有紧缺;粮食储备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事权粮食承储管理模式深刻变革,中储粮直属企业仓储设施仍存在较大缺口。二是仓储设施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有待健全。我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占比达96%,需大修、待报废仓容逐步减少,但至今仍有少量简易设施储粮。目前国家对新建粮食仓储设施有固定投资项目,但对已建成粮仓、老旧仓房等缺乏定期维修改造和升级投入的长效机制。三是仓储设施的性能功效有待升级。现有仓容规模中,2000年及以前建设的粮仓占比超过五成。部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粮仓仍在超期服役,部分本世纪以来建设的粮仓,其保温隔热、气密等关键性能也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而逐渐衰减,影响储粮效果,制约了绿色储粮技术的应用,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适应。
对标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应聚焦“仓”,在保障数量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效能提升。一是适应粮食储备体制机制深化改革需要,强化央地衔接、优化布局,加快构建规模合理、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的现代化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加快健全定期维修、功能升级的长效机制。建立粮仓升级改造专项投资机制,或将粮仓定期维修改造、功能升级等纳入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设施投资专项,保障长期稳定投入。三是提高粮食仓储设施管理和使用效能。根据粮仓的不同功效、性能等,实施粮仓分类分级精细化管理,引导“粮”“仓”适配、高效利用,提高用仓质量和效能。
三、聚焦“人”,不断提升粮食储藏保管专业化水准,更好保障“大国粮仓”好积粮
事业兴衰在人,事业发展靠人。粮食仓储管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作,从事粮食仓储管理工作的各级行政管理人员是组织有关政策制度执行落实的重要力量,广大基层粮油保管、质检人员是保障储粮安全的一线力量,直接关系到“天下粮仓”的仓实粮安。
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行政管理机构得到强化、职能进一步拓展,但省、市、县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的职能不同程度弱化,甚至层层递减。尤其是区、县级的粮食和储备管理机构,相关职能大多被撤并。有的县相关业务科室仅1~2人负责粮食工作,“上有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同志们既要落实各种日常管理任务,又肩负着检查、监管等多项职责,确实“力不从心”。近年来,有关涉粮院校和专业大多更名或撤并,招生规模有所下降,办学规模不断萎缩,人才培养主渠道不畅。同时,由于粮库位置一般地处郊区、从业人员工资水平普遍较低,涉粮院校毕业生大多不愿到粮库工作,基层粮食部门及粮库“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现象较为普遍。基层粮食保管队伍老龄化趋势明显,专业化、高水平人才短缺,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标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应聚焦“人”,以创新驱动为路径、以工种改革为抓手、以培育“大国粮仓”能工巧匠为目标,多措并举加快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粮油保管队伍,为守住管好“天下粮仓”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一是以创新驱动为路径,大力推进科技和人才兴粮,将“藏粮于技”延伸到粮食储备领域,加强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广大粮库的普及应用,推动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替人,以现代化仓储保管科技改善粮库及粮仓内作业环境,提高粮食仓储管理科技应用水平。二是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推动粮油保管工种改革。将“粮油储藏”“粮油质量检验”相关专业纳入技术工程师职称评定序列,在粮库层面相应将“粮油保管员”“粮油质量检验员”的岗位名称改为“仓储管理工程师”“质量检验工程师”。着力塑造粮油保管职业新形象,不断提升职业吸引力,加快锻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大国粮仓”守护者。
(作者:周冠华 李鹏飞单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