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粮食安全 河北军粮 储备粮 粮食价格 质量检验 办事指南

首页 > 粮油市场 > 市场资讯

玉米锈病今又来!早做预防不后悔

发布时间:2021-09-22 14:11:00来源: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近期,高温多雨,正是玉米中后期生长的关键时期。今年玉米中后期,玉米南方锈病、三代粘虫、玉米蚜、褐斑病、弯孢叶斑病、玉米小斑病等在局部地区偏重为害。

  那么,玉米锈病是怎么回事?对玉米会造成怎么样的危害?南方锈病又有什么不同?今天咱们就来说说玉米锈病这些事儿。

  降雨为锈病创造有利条件 

  玉米锈病是一种不见的气候传染病,在气温为20℃~30℃,阴雨天较多,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气候环境下,容易发生和流行。其主要是侵染玉米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玉米果穗、苞叶乃至雄花:在发病中度的田块,可减产10%~2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部分地块甚至绝收。

  玉米锈病包括普通锈病、南方锈病、热带锈病及秆锈病等4种。我国发生的主要为普通锈病及南方锈病。就危害程度而言,一般南方锈病造成的产量损失高于普通锈病。

  普通锈病症状: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散生或聚生不明显的淡黄色小点,以后突起,并扩展为圆形至长圆形,黄褐色或褐色,周围表皮翻起,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突起,破裂后露出黑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冬孢子。

  南方锈病症状:病叶上产生夏孢子堆,常见于叶片正面,叶背面极少,稠密着生,金黄色到橙色,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初期为疱疹状隆起,表皮破裂后,散出金黄色到橙色粉状即夏孢子。严重时,叶片上布满了孢子堆,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甚至全株干枯。

  玉米南方锈病只能在南方低纬度玉米种植区越冬繁殖,但南方锈病夏孢子可随气流大区域远距离传播。7-9月正是台风气流活动频繁季节,外地菌源可随气流跨区域不断传入形成菌源。

  近期黄淮部分地区还是以降雨天气为主,这无疑会为锈病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因此望玉米种植户朋友们注意锈病的防治。

  台风带来的降水要是覆盖了夏玉米区,那锈病孢子就算是在这“安家落户”了。8月份夏玉米地区气温较高,锈病孢子还处在休眠期,玉米并不会马上显病。待时间进入9月,随着气温下降,再加上降水带来的高湿环境,南方锈病就会打破休眠,露出它的本来面目,玉米植株此时也会变得锈迹斑斑了。9月份的降水和降温来得越早,锈病的危害也就越大。

  发病原因

  侵染途径:在南方以夏孢子辗转传播、蔓延。在北方菌原来自病残体或来自南方的夏孢子及转主寄生酢酱草,成为该病初侵染原。田间叶片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蔓延扩展。

  1、菌源充足:锈病大发生的关键是存在充足的菌源。如腾茬不及时、连作以及发病秸秆未经处理直接还田等,导致病残体滞留于田间,病原菌不断累积并以冬孢子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的重要来源,为病害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

  2、品种抗性差:不同玉米品种对锈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生产上通常早熟品种易发病,甜质型玉米抗病性较差,另外叶色黄、叶片少的品种发病一般较重,而马齿形品种比较抗病。

  3、气候条件适宜:高温多湿、连阴雨、多雾或阳光不足季节,常发病重。特征:普通型锈病在12~28℃均发芽良好,最适温度12~16℃;南方型锈病仅在24~28℃时萌发较好。

  4、栽培管理不当:若地势低洼,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差,常利于玉米锈病的发生。土壤严重板结,未及时中耕松土导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的田块也有助于该病的流行。与此同时病害的发生与田间施肥情况有很大的关系,通常偏施或多施氮肥的地块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玉米锈病是一种气流传播的大区域发生和流行的病害,防治上采取以抗病品种为主,以栽培防病和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良种。

  不同玉米品种对锈病的抗性有较大差异,使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是控制玉米锈病的有效途径。

  2、科学田间管理。

  适期播种;适当减少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喷施叶面营养剂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性;合理控制密度,改善通透性能。

  种植前及早清除田中及周围的病株残体,若生长期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集中销毁,玉米收获后也要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茎叶,集中烧毁或施肥。实行轮作,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可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对零星发病的玉米,随时拔除病株及残余病体。

  3、药剂防治,预防为主。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吐丝期,通过喷施含有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三唑酮、丙环唑、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成分的药剂可有效减轻后期南方锈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