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粮食安全 河北军粮 储备粮 粮食价格 质量检验 办事指南

首页 > 冀粮政务 > 市县信息

[兴隆]构建粮食安全体系 保障粮食安全

发布时间:2019-11-01 09:13:00来源: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管理范围上看,由过去只管国有粮食企业转变为管理全社会各种经济成分的粮食市场主体;从管理手段上来看,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以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为主;从管理方式上来看,由重事前审批转变为重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管,成为支撑地区粮食安全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安全无论是对于民众,还是对于国家都是天大的事情。粮食安全是指保证国家、地区和任何个人能够维持其生存、健康及发展的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粮食。其安全程度反映一个国家粮食生产及其消费的能力和水平、对外贸易和对外贸易关系,关系到人民生活的需要以及社会的安定。我们认为:粮食安全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地区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和个人营养安全四个层次,四个层次既紧密相联,又呈递次发展家庭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个人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高层次,是粮食安全的最高追求目标,国家粮食安全是地方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个人营养安全的保证,居于至高无的地位,地区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充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县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作为联系国家、地区和家庭粮食安全的桥梁和纽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县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普遍存在着在维护粮食安全中履行职责缺位、行政执法缺手段、粮食安全缺物质保障基础、粮食安全责任不清楚等问题。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子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包括“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产业发展、行业服务”等项内容,县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要把确保粮食安全、依法行政加强粮食市场监管作为重要职能和主要任务,担负起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的重任。 

  一、建立粮食安全预警体系 

  粮食安全是个由多要素构成的复合体系,其中包括生产、消费、储备、贸易等环节,而粮食生产又受可耕地、资源、气候、灾害、生产者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立完善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是保证粮食安全保障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和重要措施。县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最接“地气”的基层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直接面对粮食生产、消费和市场流通,是粮食安全预警的“敏感神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让县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在粮食安全预警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要完善粮食生产消费、库存等环节的预测预警机制,科学合理地调整粮食监测点布局,进一步完善信息统计网络,准确掌握市场粮食信息,及时将粮食市场价格变动信息进行上报和公布,强化粮价趋势的监测分析,增强市场监测的敏锐性和时效性,为宏观调控提供依据;同时要建立健全粮食应急加工、供应和储运体系,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网络,加强指导监督,完善企业应急管理制度,认真抓好储备成品粮监管,优化储备成品结构,逐步提高适应口粮消费的品种比例,适时开展粮食应急加工演练,及时纠正演练时表现出来的不足,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调得出,用得上,效果好。 

  二、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夯实粮食安全的物质保障基础 

  当前,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国家粮食储备无论在规模布局上,还是运用管理上都要好于地方储备,而在地方储备中,问题最大的当属县级粮食储备【河北省兴隆县已经建立了本级粮食储备xxxx吨】,规模偏小,有的甚至一粒粮也没有。虽然粮食应急预案定了一条又一条,没有物质保证的应急预案,只能是画饼充饥。而我们所寄望的“藏粮于民”,情势也不容乐观。造成这种局面,一是由于地方行政首长对地方粮食储备的认识不足,他们认为粮食总处于流通之中,只要经济搞好了,人们收入提高了,不愁买不到粮食,自己的地盘上缺粮食了,周围地区的粮食就会流通过来,再说,一旦发生粮荒,国家不会坐视不管,与其把财政资金暗贴在粮食储备的资金利息和管理费用上,还不如做些形象工程,粮食应急预案只是纸上谈兵。二是由于受粮价上升空间收窄、储存损失大、费用高、外出打工不愿也不便再存粮等原因影响,民间存粮数量在逐年大幅度下降。消费者已没有了家庭存粮意识。粮食“蓄水池”水量下降甚至干涸,都成了地区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应切实提高认识,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按照国家“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规定,建立和充实县级粮食储备,夯实应急保障的物质基础,真正把粮食应急预案落到实处。 

  三、加强耕地保护,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耕地保护存在的如下问题 一是耕地面积减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土地资源用于开发建设明显增多,非法占地十分普遍。一些地方将好土地实施退耕还林项目;一些地方借调整农业结构之名,在基本农田内挖鱼塘、栽果树;因大量农民外出务工,有相当部分已举家外出,严重缺乏耕作劳动力,导致承包地季节性荒芜和长期荒芜的现象正在日益加剧。  二是耕地质量堪忧。中、低产田面积大,耕地肥力低。由于片面追求高复种,耕地产出的多,培肥、养地投入的少,加之化肥的不平衡施用,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污染日趋加重:主要是工业和城市“三废”污染物绝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排入耕地,污染土壤和大气环境; 还有过量残留于土壤中的农药、化肥、农膜也是造成土壤板结、酸化、通透性差的重要原因和未经处理的畜禽粪水,严重污染农业土壤和地表水。  

  

  

   基上述问题的存在建议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的执法力度 要组织强有力的队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乱占耕地进行清理,对非法转让土地的要没收违法所得,对违反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要限期拆除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耕地原状。对占用耕地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要责令交纳复垦费。对乱占耕地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职能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的要实行问责追究制。同时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 根据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坚决执行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措施,建立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另外还要加大土地整理开发力度 各级政府对土地整理项目的投资在逐年增加,各地应抓住有利时机,科学合理规划,认真搞好工程建设。改造和治理要以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质量、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对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治理,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耕地保护由单纯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保护转型。   

  四、加强粮食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切实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稳,市场稳。加强粮食行政执法,切实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促进粮食市场健康发展,防止出现粮食市场剧烈波动,是保障全社会粮食安全的有效手段。工作中,一是要切实完善执法机构,成立粮食行政执法大队,增强行政执法能力,提高执法效率;二是加强粮食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优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高素质队伍;三是严把市场准入。要认真规范粮食收购许可申报条件、办理依据和程序,严格落实市场准入制度,促进良性竞争;四是积极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和市场环境,实现市场主体多元化,确保粮食流通秩序规范化,最终实现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和粮食质量卫生安全;五是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规章制度,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在粮食市场监管过程中发挥规范、导向、主力作用,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和严厉打击粮食流通违法行为,不辜负国家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神圣职责。 

  五、努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保障粮食消费安全 

  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确保粮油质量,是保障家庭粮食安全和个人营养安全的有效途径,是让广大城乡居民放心消费、安全消费、方便消费、构建和谐社会的民生工程,应切实抓紧抓好。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构建从源头到终端,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放心粮油产销网络。二是加强监管,明确责任,打造粮油质量控制“安全阀”,高标准、严要求,向绿色、生态、优质、安全可靠的粮油食品生产和供应体系发展;三是创新思路,加强宣传,培育自己的产品品牌,扩大放心粮油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强放心粮油工程影响力,使老百姓在吃的问题上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