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8日,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会议在唐山市丰南区召开,各设区市粮食局主管粮食监督检查工作的副局长、监督检查科(处)长及部分县(市、区)粮食局主管粮食监督检查工作的副局长,共计50多人出席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粮食局长会议和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7年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表彰先进,交流经验,分析形势,安排部署2008年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任务。省粮食局副局长杨洲群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杨洲群同志指出, 2007年,全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全省粮食流通工作大局,进一步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工作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省11个设区市粮食局全部经当地编制部门批准成立了监督检查科(处);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成立了监督检查机构的比例达到了86.5%,超额完成国家粮食局提出的达到70%和省局确定的80%的工作目标。二是监管对象底数进一步清晰。按照省局的要求,各市、县粮食局对粮食收购资格进行认真地核查,共发现有问题的持证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088个,分别采取了收回《粮食收购许可证》、重新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限期整改、取消粮食收购资格等不同的行政措施,进一步摸清了全省粮食收购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变化情况。三是专项检查开展得扎实有效。围绕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各级粮食部门开展了小麦最低价收购价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政策性粮食出库专项检查、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粮食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地方储备粮质量专项检查等,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粮食政策、法规的落实。四是库存检查步入规范。2007年,国家粮食局制定的《粮食库存检查暂行办法》开始实施,为促进全省粮食库存检查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省局培训业务骨干近300人,为规范库存检查工作奠定了基础。各市、县粮食局严格按《粮食库存检查暂行办法》和省局的要求组织库存检查工作,绝大多数地方和单位做到了检查程序规范,检查结果准确。五是监督检查人员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各市举办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培训班,系统地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学习省局制定的《河北省粮食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程序》、《河北省粮食监督检查行政处罚文书及使用说明》等规范性文件,全省粮食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六是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各市、县粮食局根据国家和省制定的法规、规章和制度,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更加具体的规章制度,在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杨洲群同志在充分肯定2007年全省监督检查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一是个别市的县级机构建设进度缓慢,县级监督检查内设机构经编制部门正式批准设立的比例还不高,执法队建设滞后;二是有的地方工作力度不大,个别地方还没有把监督检查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开展工作不够积极主动,有的甚至处于停滞状态;三是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执法工作的社会认知度还不高,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四是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的制度建设、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专项经费落实困难;五是监督检查队伍的素质和执法能力有待提高,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杨洲群同志在分析了全球粮食供求变化和当前粮食工作面临的形势后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求充分发挥监督检查的保障作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求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要求切实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各地要正确认识粮食监督检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和任务,增强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08年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要认真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河北省粮食流通管理规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粮食流通工作大局为中心,围绕落实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管,继续抓好监督检查体系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提高依法管粮的效果和水平,切实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重点加大六个方面的工作力度。
(一)加大专项检查力度,确保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落实
一是检查粮食收购政策落实情况,规范收购市场秩序,确保中央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二是检查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情况,要加强对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出库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如约出库,加强省储小麦轮换和省储玉米收购入库计划的监管,有轮换任务的市、县粮食局,要指定专人,负责到库,定期检查;三是检查粮食经营者执行必要库存量规定的情况;四是检查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五是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成品粮油市场的联合执法,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二)加大库存检查工作力度,建立库存检查长效机制
针对今年库存检查工作中存在问题,要求各地一要对今年的库存检查工作要进行认真的总结,对工作不认真,敷衍应付,走了过场的企业,要责令其重新进行检查;二要加大培训力度,组织企业的库存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粮食库存检查暂行办法》,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开展工作;三要提高抽查工作质量,做到真查、实查,除了要保证抽查数量外,每个抽查小组都要组织人员彻查一、二个企业;四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粮食库存检查的长效机制,除了国家和省里安排的定期全面检查外,各市还要完善检查措施,增强检查工作针对性,建立经常性的随机抽查机制。
(三)加大体系建设力度,进一步夯实监督检查工作的基础
2008年的目标,一是县级粮食部门设立监督检查机构的比例达到90%以上。已经完成内设机构设立的市,要继续努力,提高编制部门批准的比例;二是成立粮食行政执法队的县(市)比例达到50%以上。各市、县粮食局一把手要亲自出面协调、跑办,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争取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认同和支持,通过真正有为,争取工作上位。
(四)加大粮食质量检查力度,健全粮食质量监管体系
一要做好库存粮食的质量检查,重点检查省、市级储备粮、军粮、托市粮的库存质量,还要检查企业的粮食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索证及执行出入库检验制度、建立质量档案等情况;二要切实加强对粮食收购入库质量的督查;三要积极参加全省迎奥运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涉奥食品企业供应的原粮,一定要做到一车一检;四要加强质量检验机构建设,争取我省再有 3-5个市级检验机构列入国家机构行列较为合理,形成南北东西中全覆盖布局。
(五)加大涉粮案件查处力度,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各级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机构要高度重视涉粮案件查处工作,加快建立规范的案件查处工作机制,提高粮食行政执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威慑性。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落实办案责任,做到案件线索不查实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以保证查办案件的质量。要严格保证办案时限,做到及时查办,不得久拖不结。上级交办的案件不得层层转办。
(六)加大培训考核力度,提高队伍政治业务素质
要通过培训,造就一支通晓粮食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的监督检查工作队伍,提高粮食行政执法的能力和工作水平。各市粮食局要根据目前监督检查队伍的实际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重点抓好执法资格培训和执法实务培训。
会上,对被评为 2007年度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先进单位的5个市级粮食局和23个县级粮食局进行了表彰。6个单位从不同的工作层面介绍了开展粮食监督检查工作的经验。
会议还实地观摩了唐山市丰南区粮食局的粮食监督检查工作。丰南区粮食局加快职能转变,加强监督检查制度建设,执法队伍建设,落实执法经费和执法车辆及设备,积极开展执法实践等好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称赞,不仅为会议的成功举办增加了亮点,也为全省粮食监督检查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